比較本安與隔爆的防爆等級
發布日期:2024年04月23日 信息來源:http://www.bjaodir8.com 點擊數:
在工業領域,本安型和隔爆型的儀表常被提及,但它們的區別和特點是什么呢?以下是對它們的簡要介紹。
首先,從設計理念上來區分:
隔爆型定義:
-
能夠承受內部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爆炸壓力,并阻止內部的爆炸向外殼周圍爆炸性混合物傳播的電氣設備外殼。
-
允許危險氣體進入隔爆外殼,外殼內可能產生爆炸,但要求外殼具有足夠的強度,并確保內部爆炸不會穿過隔爆接合面而導致外部環境爆炸。
本安型定義:
-
在標準規定的條件下產生的任何電火花或任何熱效應均不能點燃規定的爆炸性氣體環境的電路。
-
是一種以抑止點火源能量為防爆手段的“安全”技術,要求設備在正常工作或故障狀態下產生的電火花或熱效應小于爆炸性危險氣體的最小點燃能量和自燃溫度。
其次,本安型和隔爆型是不同類型的防爆型式:
本安型分為ia、ib、ic三個保護等級,對應的EPL級別也不同。比如,本安型ic相比隔爆型d的保護級別低,而本安型ia則高于隔爆型d。
然后,本安儀表和隔爆儀表的特點:
-
本安防爆技術以抑制點燃源能量為手段,限制電火花和熱效應的產生,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等優點。
-
隔爆防爆技術則主要是隔離點燃源,允許危險氣體進入隔爆外殼,但要求外殼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密封性。
最后,從應用區域上區分:
-
隔爆型適用于1區或2區危險場所。
-
本安型根據等級可適用于0區、1區、2區危險場所,但不同等級的適用范圍略有不同。
考慮到維護便利性、安全性、工程一致性、價格等因素,化工企業在選擇時需綜合考慮產品的實施性、使用環境、經濟性等因素。
綜上所述,本安型和隔爆型在防爆特性、適用范圍和設計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具體需求和環境條件進行選擇。
相關閱讀:
